卑微的“兵(卒)”:集体主义文化对个体的消解兵(卒)是中国象棋地位最小的角色:在未过河前,只能向前一步步走,过河以后,除不能后退外,允许左右移动,但也只能一次一步“卒”文化充分融合了中国人对“个体”的理解。关于集体与个体的关系,跨文化交际理论是如此论述的,在“自我”认同上,集体主义者认为个人是集体的一部分,儿童被教育说的更多的是“我们”;个人主义者认为人与人之间相互独立,儿童被教育说的更多的是“我”。。跨文化交际理论创始人之一Hofstede对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进行论述时,他虽然没有把中国大陆纳入研究国家的范围当中,但中国文化被公认为典型的集体主义文化。可以说,集体主义文化已经渗透入中国人生活的每一个毛孔,并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力。
“集体的重要性”是中国人从小就被告知的“道理”,比如陶行知曾说过,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,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。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,可能终其身只是一个悲剧。
由此看来,在集体与个人的关系上,集体的力量不仅强大,而且其地位是压过个人主义的。集体主义原则主要包括三个相互联系、补充、促进的层次基金的价值规定:(1 集体利益的优先性和首要性;(2)个人利益的正当性和合理性;(3)个人利益的协调性和结合性。[3]但是在中国文化里,第一点的地位被无限放大。
“楚河汉界”里的“相(象)”:集体主义对内外集团的严格区分相(象)的主要作用是防守,保护自己的帅(将)。它的走法是每次循对角线走两格,俗称“象走田”。相(象)的活动范围限于“河界”以内的本方阵地,不能过河。“象”在中国象棋里只是内部事务的“大管家”,决不允许越过“楚河汉界”半步,不能越俎代庖。这个“楚河汉界”的意义不仅仅只是一条分界领那么简单,其禁锢的不只是“相(象)”。
跨文化交际理论认为,在对集团内成员及集团外成员的态度上,集体主义者对集团内外的成员态度相差极大;个人主义者对集团内外的成员态度则无多大差别。在与组员的关系上,前者与集团内成员较亲密,对集团外成员较敌视;后者与集团内成员不是很亲密,对集团外成员也不是很敌视。这种说法可以解释为什么古人一定把“相”禁锢在自己的集团内,而国际象棋没有“楚河汉界”的概念了。
集体主义者对集体的定义是灵活的,集体主义者在某些情况下是个人主义者,而个人主义者有时也会具有集体主义者的气质。“虽然我们经常把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当作两种分离的两极来讨论,但是有一点是很重要的,那就是每个人和每种文化都同时有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倾向”,问题只是具体的文化模式更倾向哪种而已。
“马”的双重障碍:面子原则和关系原则
中国象棋棋谱中里马走动的方法是一直一斜,即先横着或直着走一格,然后再斜着走一个对角线,俗称“马走日”。马一次可走的选择点可以达到四周的八个点,故有“八面威风”之说。如果在要去的方向有别的棋子挡住,马就无法走过去,俗称“蹩马腿”。这是一个奇怪的规则,而且不但敌方“蹩”我们的“马脚”,我们自己人也会“蹩”自己人的“马脚”。这种规则与中国人的群体取向不无关系。象棋棋谱
理论上,这是由集体主义的群体取向导致的。群体取向表现在两个方面,一是群体取向(group- oriented),二是他人取向(other- oriented)。他人取向是群体取向的延伸,表现中国人在做事情时,首先考虑别人怎么看,怎么说。严重时会出现“人言可畏”的情况,这导致中国人重面子和面子工夫。
群体取向的必然结果是,中国人相互依赖,相互合作,“关系”至关重要,人们相互依赖达到万事必须凭“关系”的地步。这种“关系”之复杂,是西方人所不能及,所以国际象棋的“马”根本没有“马脚”的概念。
中国象棋充分体现了根深蒂固的集体主义文化,然而,值得我们注意的是,同一种文化模式,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文化倾向,不同地域也有不同的文化表现,集体主义这种传统理念也不例外。
浙网文[2016]0199-099号 | 文网游备字[2012]C-CBG019号 |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[新出网证(浙)字第52号]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码 [浙ICP备17013272号-5] | ICP备案/许可证号:浙ICP备17013272号 | 科技与数字【2013】79号 ISBN978-7-89989-602-0
Copyright © 2014 Gametea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杭州边瑞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网信办举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:0571-87328200
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 电话:0571-87328200 举报邮箱:tousu@bianfeng.com